Cinque Terre  

“院士进校园”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这位科普老师不一般

2025-09-18浏览量620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党委书记段亚萍主持科普报告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谢道昕进行科普报告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师生们认真聆听科普报告会

特别的课堂合影

9月16日下午,在全国科普月之际,郑州市第十八中学的学子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植物学科普课堂。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谢道昕给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农作物的前世今生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精彩报告。

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尚富德,河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会勇,河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系主任王红卫,郑州市第十八中学党委书记段亚萍,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松涛等出席活动,报告会由学校党委书记段亚萍主持。本次科普报告也是“中国植物学会科普走四方活动”和“河南省科普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中,谢道昕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起源讲起,以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水稻为例,系统介绍了植物从野生状态经人工驯化到现代栽培的漫长历程。在讲解中,他通过野生水稻与栽培水稻的特征对比,分析了它们各自存在的优势,以及人类活动在水稻栽培选择中的影响机理。谢道昕还进一步向同学们介绍了作物育种从1.0驯化时代、2.0传统育种时代,发展到3.0分子育种时代和4.0智能育种时代的科技演进。分析了转基因技术在智能育种时代的重要作用,他说,转基因技术在抗病虫害、耐除草剂、抗旱耐盐、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师生普遍关心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谢道昕从科学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他呼吁公众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更多听取专业机构和科学家的意见,共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向专家踊跃提问。谢道昕耐心解答了智慧育种发展、植物逆境调控过程等前沿问题,将复杂的植物科学原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会后,同学们纷纷请谢道昕签名留念,现场气氛热烈。

学生岳柏凝在谈学习感悟时说道,聆听植物学领域专家谢道昕院士的报告后,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大门,令我收获颇丰,这次报告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不是记住了几个专业名词,而是让我明白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尊重科学心怀敬畏是每个现代人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学生必备的素养。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党委书记段亚萍表示,学校还将持续与河南省植物学会、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合作,拟聘任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系主任王红卫为学校的科学副校长,深入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助力每一位学子在科普浸润中涵养科学精神。

图/文: 郑州18中 张琳琳 责编:樊亚蕾

客户端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fxxjb@zzedu.net.cn